最近有一个热点新闻,说清北的博士生入职了某一个县级中学,房补就能给105万。
大拿老师看了之后会觉得非常奇怪,因为中学老师只是一个基础性的职位。
作为基础性职位,为什么要单独给清北这个档次的学校来设定单独的补贴?
那北京师范大学还有专门师范生,专门去做老师的这个培训。他的教学真的会比大部分清北的要差吗?
然后有人就会出来说:大拿老师你不要多管闲事,学校领导满意就可以了,有清北的名声加成,这个学校面上有光。
学生家长也满意,因为这个清北的噱头好,大家都觉得清北学生能教出更好的成绩,学生也能更好。
教育部门也满意,哪怕说我现在很多政府财政紧张,但是也要花费来宣传,为其加分。
但是才招几个博士,真的能对学生的教育起什么帮助吗?他教学真的好吗?或者他的重心会放在上面呢?
另外,大拿老师更在意的是清北的硕士博士应该看得稍微远一点,应该更明确自己的职位目标。
有人说去当老师,这不很正常,每年都有很多人去当老师。
这个的确是,但假如我们从清北的学生角度去考虑,那么他们应该看得更远一点。
比如,看重的这个职位,发展怎么样,产出怎么样。
因为工作不是两三年的事,稍微补贴可能就补贴两三年,但当老师你可能要考虑到未来20年。
那么这些非常好的顶级的清北应该去一些名校,一些重点中学,那里的学生资源很好,然后更能出成绩,更能带出一些竞赛类的学生,或者是能有教学成绩。
但是我觉得这个学校不是很出名,这几位同学可能就是因为眼前的这些奖励政策就选择了一个普通的学校。
那如果后面这个补贴,可能因为一些意外取消了。
或者就算拿到了,但那也就是眼前一笔钱。你后面在小城市发展,可能更看关系,且你在关系上可能不如本地一些211毕业的学生。
所以你个人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或者反过来讲,如果你的目标就是当老师,那你应该不给补贴也去。
比如,清北的学生也会去考公务员,那大部分的公务员,他为什么没有特别为清北去做一个补贴政策呢?没有补贴政策,他不是也要考公务员吗?为什么高中教师就要去搞这样的政策呢?
没有这个必须要加钱的一个基础职位,这么去做,就感觉只是为了让非学生非常满意。但是最后损失的是谁,损失很大的可能就是清北学生自己,因为未来的发展他可能还不清楚。